把“讨厌的”市政污泥变成安全可用的有机肥,核心是“先干净,再发酵,后应用”,整个过程的关键是“合规”和“达标”,最终产品需满足《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》。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
一、污泥预处理
1、降水分:用压滤机等把含水率降到约60%(手捏成团、落地即散)。
2、除杂质:筛掉砂石、塑料等。
3、调配方:加入秸秆、锯末等辅料,把碳氮比调到约25-30:1,pH值调到中性偏碱。
二、无害化处理
这是污泥转化的核心环节,需通过“高温好氧发酵+深度净化”双重工艺,彻底消除重金属、病原体和有机污染物。
1、高温好氧发酵(核心工序)
发酵设备:采用
槽式翻抛发酵系统或密闭式发酵罐,确保发酵环境可控。
发酵参数:控制温度在55-65℃,持续7-10天,每日翻抛1-2次,保证氧气充足。此温度可杀灭99%以上的病原体(如大肠杆菌、蛔虫卵),同时分解部分易降解有机污染物(如酚类、石油类)。
腐熟判断:发酵结束后,污泥颜色变为深褐色,无恶臭异味,有机质含量≥30%,腐熟度达到“种子发芽指数≥80%”,说明发酵完成。
2、深度净化与稳定化(达标关键)
a.重金属钝化:添加石灰、磷酸盐等,降低重金属活性。
B.进一步降解:必要时加入功能菌剂,降解难分解有机物。
三、产品成型
a.配方优化:根据需求添加适量氮磷钾或腐殖酸,制成复合有机肥。
b.造粒干燥:制成3-5毫米颗粒,干燥至含水率约15%。
C.检测包装:通过权威检测后再包装出厂。
四、安全使用
转化后的有机肥优先用于林地、城市绿化、矿区复绿、高尔夫球场基质等非食用作物种植区,同时定期监测土壤重金属含量,防止长期施用导致累积超标。
五、结束语
污泥好氧发酵处理,既规避了污泥直接作为有机肥原料的政策风险,又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。相较于传统污泥填埋、焚烧等处置方式,该路径可减少80%以上的处置成本,同时生产的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、提升土壤肥力,真正实现“变废为宝”,为市政污泥的绿色处置提供可行方案。